
雪梨的朋朋:Just one more hour of sleep PLEASE🙏
雪梨老天爺:As you wish, mate!
台灣的ME:再多給我一天清明連假吧🥹
台灣老天爺:免肖想!
什麼是日光節約時間?
- 在歐洲、美加、紐奧等中高緯度地區,由於冬夏兩季日照時間的長短差異很大,為了節約照明所耗費的能源,而實施的一種時間調整制度。大致上,會在春天準備入夏時啟動,將時間調快一個小時,強迫大家早睡早起🤣 讓人們醒著活動的時間幾乎都有陽光,就不用開燈浪費電了;而到了秋天準備入冬時,又會再把時間調慢一個小時,恢復到原本正常的時間,好讓大家起床與日出的時間近一點,在早晨不用摸黑行動。
- 據志祺七七所言:
- 日光節約時間的這個概念,相傳是由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富蘭克林所提出來的。據說他在擔任美國駐法國大使的期間,觀察到法國人比較晚起床,因此寫了篇投書,建議法國人早睡早起,來節省晚上使用蠟燭的數量。不過,當時也只有概念而已,因為還沒有精準的時鐘出現,所以不太可能實施這樣的制度。
- 直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才第一次有國家實施了日光節約時間的制度。當時首先實施日光節約時間的是德意志帝國跟奧匈帝國,為了要在戰爭期間,節省煤炭的消耗,因此實施了這個制度,讓軍隊的活動時間大部分都是天亮的狀態。而後來多個參戰的國家還有中立的歐洲國家也跟進使用這個時間制度。
- 不過一次大戰結束了之後,大多數的國家又就取消了這個制度,直到二次大戰期間,才又重新在參戰的國家中流行起來。二戰後大部分的國家又結束了這個制度,直到1970年代,因為石油危機的關係,為了節省能源,許多國家又重新開始廣泛的實施日光節約時間。

雪梨的制度
- 以我澳洲打工去的雪梨來說,它會在每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凌晨調快時間,啟動日光節約時間準備進入夏季;再在隔年4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凌晨調慢時間,恢復回原本正常的時間。
- 當時人在雪梨的我,作為台灣來的鄉下俗,當然會守在電腦前等候時間轉換那一刻的神奇瞬間吧!無論是從01:59掠過2點直接跳成03:00,還是過了02:59之後又回到02:00再重來一次,親眼見證的當下都會覺得好奇妙呀!
- 對多數台灣學生來說,日光節約時間基本上是只會在地理課本中出現的概念。光是初次接觸「經緯度與時區」就已經夠混亂了,還來個日光節約時間根本是亂上加亂!況且雪梨還在南半球,季節交替與台灣相反,絕對足夠把學生搞得暈頭轉向😵💫 啊~不是,我是說絕對能全方位地檢核學習成效😏 雪梨因而成了地理老師出題的最愛(誤

對打工仔而言
- 對於生活在有實行日光節約時間制度地區的人們來說,就是每年都會遇到2次要調整時間的狀況。聽起來挺麻煩的,但由於調整的時間點會選在週日凌晨,一般人都在睡覺,前後兩天是週末多數人也不用上班,因此對生活的影響其實不大。加上現在的手機、電腦、手錶……總之所有能連上網的裝置都會自動調整,睡一覺起來時間就轉換好了,如果不特別留意其實是還滿無感的。
- 不過,對於週日也要上班的人而言,那差別可就大了。像我當時做的餐飲業,週末生意正好當然是沒在放假的,若遇到日光節約時間結束的日子,知道自己今晚能平白無故多出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那可真是開心呀!作夢都會偷笑的那種🤣

谢谢你,感恩且怀念与你共事的日子。 望一切安好, 默默的祝福
Nick
謝謝Nick!我也是😊
人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份工作,能夠遇到你們,我真的超幸運!很感恩也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