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上的節末之爭

我們在探討許多議題的時候,都不免要為議題當中的核心字句做詳盡細膩的解釋工作,例如:快樂不等於享樂、閱讀不等於讀書、放空不等於發呆。鑿因於語言的創造性及動態性,這樣細緻的定義確實有其必要,尤其在科學實驗及法律文書等面向上就更是如此。

遺憾的是這樣的重要活動,經常成為那些高智商卻缺乏透徹洞見者拿來鄙夷對手、展現優越的工具。當他們在爭論中大獲全勝的同時,卻也粗暴的抹煞了相互交流的機會。

或許我們都該深刻的重新意識到:語言的核心目的在於幫助思考與促進溝通,而溝通的宗旨在於理解而非說服。語言上的節末之爭,該爭的不是用詞如何如何的精確,該爭的是一種更加瞭解彼此的可能。

語言上的節末之爭
guest

0 則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