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見聞] 追求完美迴避缺陷,就是無趣和膚淺的開始│2023/10

神隱少女拼圖
旅行時,買了《神隱少女》的拼圖。每次看到,都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千尋和湯屋的大家一起笑🥰 這就是近藤麻理惠所說的怦然心動呀!

碎碎念

這個月,有一些關於「旅行中錯過」的思考,結論是「錯過任何東西都不可惜😊

  • 旅遊資訊常以「必去、必玩、必吃」這類的字眼作標題,或是編排「沒去……別說你來過……」之類的照樣造句。它的確能方便我們快速掌握一個地方的亮點所在,但這樣的句式之所以吸引人,也正是出自它所勾起的情緒:錯失恐懼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 為了避免「錯過」,我們或許會排出詳細的攻略並按表操課。以求在有限的時間裡,去到所有想去的景點、吃到所有想吃的美食。但不出意外的話,旅行總會出點意外嘛😅 留下一些沒玩到、沒吃到的「遺憾」。
  • 對此,經常聽到的一個思想解藥是「這樣下次才會再來呀!」hmm…是滿有道理的,但如果這麼想的話,那「遺憾」就還是存在,只是先把問題丟包給未來,寄望自己有一天能彌補這個遺憾。那感覺就像在程式碼裡讀到了上括弧,卻遲遲不見下括弧一樣的不蘇胡🤣
  • 比起「錯過了好可惜」或是「留點遺憾下次補上」,我更推薦的想法會是:
    • 我們錯過的東西還少嗎?
      先別管眼下這幾間沒吃到的餐廳了,那些我未曾聽聞卻可能同樣美味的料理肯定要比「錯過的」多得多得多,那它們就不可惜嗎?「人不能踏過同一條河兩次」,每個人探索世界的路徑本來就是獨一無二的,不停錯過才是這個世界的真相呀!
    • 會覺得錯過,是因為知道它存在。
      我無法錯過任何「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東西。所以如果我「錯過」了,那恰恰代表一個本來不存在的可能性被點亮了。我的世界並沒有少了什麼,反倒是因此多了點什麼吧
  • 因此,無論錯過什麼都不可惜!在旅途中真正重要的是:繼續開心下去!若是心心念念上一個錯過的景點、美食,而無法專心享受當下,那才真的是虧大了呢~

分頁已成為現代人的心靈寄託

  • Star Rocket Blog
    • 為什麼我們這麼害怕關掉分頁?這或許可以用心理學中的「損失規避」傾向來解釋,即使今天搜尋再怎麼方便、儲存技術再怎麼先進,要找回記憶中的內容也還是很麻煩。而既然網路空間無限,何不開了就擺著,免得之後找不回來。作家 John Kehayias 自白「分頁囤積患者」的心態:這世界上簡直沒有比點擊一堆連結並且擱置更簡單的事,還能不點嗎?
    • 卡內基美隆大學人機互動研究小組,曾經深度研究過一百多名網友的分頁使用習慣,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自己對於關掉分頁感到「焦慮」。分頁已成為現代人的心靈寄託,更好的生活、更棒的工作、更多的知識,堆疊在一個個分頁裡頭,一旦關掉分頁,那些讓自己活得更出色的機會,也會永遠消失無形。
      於是我們就被淹沒在由分頁堆砌的快樂假象裡,忘記真正重要的事情。
分頁已成為現代人的心靈寄託

追求完美迴避缺陷,就是無趣和膚淺的開始

缺點其實是你的特點

透過透明達到共創

  • 唐鳳
    • 13:02 我們(數位發展部)要去看到各個部會,包含地方政府,實際的需求。這個需求我們解決的時候,不要造成他額外的麻煩。只要確保我們快速發現需求、解決方法是比較省力的,這樣子就不會有困難(推動數位轉型的阻力)。
    • 30:56 在網際網路上面,其實沒有地緣的遠近,只有價值的遠近。所有認同這種自由、開放、人權的網際網路的(國家),告訴整個世界說:我們要把網際網路做成共用的這種韌性建設。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包含美國、英國……等等,各國現在都很願意在這件事情上面來聯防台灣。
    • 42:14 我會有情緒的時候,就是我沒有睡夠的時候。
      人如果長期沒睡夠,任何新的攻擊來的時候,你只會用舊的方式去反應。因為人是靠睡眠來學習的:你的短期記憶寫進長期記憶,是要睡夠。所以每一波攻擊來的時候,如果沒有睡夠就學不到教訓。所以從我的角度來看就是:我每天受到攻擊再強烈,我就管好自己一定要睡到8小時。如果那天真的攻擊很強烈,我失眠只睡4小時,那我中午一定要再加2小時、再加2小時,把它補上。
    • 48:07 在我看來,數位就是能夠更快地把本來對立的人,因為他們沒有溝通的方法,能夠凝聚出一些共同想法。
      你可能不認同這個政黨,可能不認同這個政策。但是…欸!你行你來嘛!因為所有即時的資訊都有分享給你,那你如果有想到更好的做法,至少你是從我們做到的這個程度再往上,而不是說我們這邊什麼都不公布出來,那你當然也沒辦法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所以透過透明達到共創,不能說沒有政治敏感度,應該說這是另外一種做政治的方法。
透過透明達到共創
guest

0 則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TOC